齊魯網·閃電新聞8月22日訊 日前,山東農業工程學院“青春同心,健康相伴”暑期社會實踐團10名志愿者赴菏澤市成武縣九女集鎮包莊村,開展了為期二十一天的暑期“三下鄉”社會實踐活動。實踐內容涵蓋愛心支教、紅色教育、青春健康宣講、素質拓展、安全自護、心理健康教育、多彩課程等,深入農村院壩、田間地頭、當地學校開展形式多樣的志愿服務活動,助力鄉村振興。
團隊成員與當地鎮黨委書記、團委書記、包莊村小學負責人等領導在村委會議室,對即將開展的志愿服務工作進行深入交流,了解村內留守兒童的生活狀況,商討出所遇困難的解決辦法。在調研座談中,團隊成員進一步明確實踐目標,修繕實踐方案,為活動的順利開展奠定了堅實基礎。座談會結束后,團隊成員進行校園衛生打掃、教室布置等工作,順利召開家長會,向當地兒童家長介紹本次志愿服務內容。
實踐團深入當地小學、基層一線、街頭巷尾,通過面對面、小范圍、互動式宣講,推進紅色文化資源進課堂,在游戲中引導孩子們了解黨的知識,激發其愛國主義情感。為進一步增強當地兒童安全防范意識,遏制學生溺亡事故的發生,志愿者開展防溺水教育。通過列舉溺水安全事故案例,強化溺水警示教育,講解防溺水安全常識,普及有效防止溺水事故發生的方法及遭遇溺水時應如何自救、互救等知識。循序漸進地引導,貼近生活的實例,讓枯燥的知識變得生動。
實踐團隊成員深入鄉村,與當地未成年人進行面對面的交流和互動,通過開展各種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,讓當地少年兒童感受到關愛與溫暖,關注其在心理健康方面的需求,為農村未成年人提供心理健康教育服務,幫助他們更好地認識自己、關愛自己,提高心理素質和抗挫能力,助力鄉村兒童身心健康全面發展。志愿者們結合小學生年齡認知特點和心理特點的方式,開展青少年生殖健康教育、衛生安全教育、自護知識宣講等,借助故事講解、互動游戲、知識問答、繪畫等方式,讓孩子們在輕松愉悅的氣氛中樹立健康理念,學會自我保護的常識。
為科學引導公眾樹立健康理念、提升健康素養,志愿者走進百姓家中,積極發揮專業所長,廣泛開展形式多樣、內容豐富的健康科普宣講服務,與百姓拉家常、聊近況,圍繞其健康生活需求,開展健康知識“小課堂”,發放“禁毒”“防艾”知識宣傳手冊,普及禁毒防艾知識,不斷提升當地民眾健康知識技能水平。志愿者結合自身專業特長,圍繞趣味國學、學科教育、少兒文學、傳統文化、影視藝術、書畫賞析、音樂鑒賞、歌舞體驗等八大類開設課程,并結合小學生的認知特點,安排了科學創造、手工實驗、素質拓展、益智游戲、戶外運動等拓展類課程。
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志愿服務,有利于進一步加強對青少年群體的關心關愛,既豐富了農村兒童的暑假生活,也彰顯了大學生在服務社會中的青春力量。在社會大課堂中受教育、長才干、作貢獻,以實際行動踐行當代青年的使命與擔當,為脫貧攻堅、鄉村振興貢獻青春力量。